2023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在河北滄州成功舉辦
7月11日9時,船舶鳴長笛、掛滿旗,滄海行舟,破浪前行……標誌著第19個中國航海日的到來。7月11日,以“揚帆新絲路 奮楫新格局”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在河北省滄州市舉辦。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小鵬,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正譜,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桂華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滄州市委書記康彥民出席論壇並致辭。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啟生、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兵,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劉國躍,海軍副參謀長劉天明少將,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兼水運局局長、航海日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李天碧出席。
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林基澤、國際航聯秘書長希沙姆·希拉勒作視頻致辭。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付緒銀,中遠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萬敏,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海懷,張建雲院士、嚴新平院士,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助理康鳳偉作主題演講,日本航海學會理事長乾真作視頻演講。
主論壇第一階段由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主持,第二階段由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書斌主持。
原交通部部長黃鎮東,交通運輸部原部長李盛霖,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國際海事組織親善大使徐祖遠、中遠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許立榮出席。主論壇還特別邀請了世界海事大學前校長、國際航運理事會執行董事、緬甸海事局執行局長、菲律賓海員協會主席等相關國際組織和國家的代表參加。
李小鵬在致辭中向廣大船員、海洋工程建設者、軍警官兵等廣大涉海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他指出,本次論壇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論壇邀請各方共商航運發展大計,對充分發揮航運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優勢作用,促進航運高質量發展,更好保障全球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復蘇具有重要意義。
牢記囑託
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
李小鵬強調,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多次親臨港口、航運等交通運輸一線視察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推進交通運輸和航運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的新征程中全面貫徹落實。一是堅持創新引領,打造智慧航運。加快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不斷塑造航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二是堅持轉型升級,打造綠色航運。加快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統籌發展綠色港口、綠色船舶、綠色航道、綠色運輸組織,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三是堅持底線思維,打造平安航運。持續提升交通基礎設施設備本質安全水準,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四是堅持統籌融合,打造高效航運。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化水運基礎設施體系,促進水運與其他運輸方式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五是堅持交通天下,打造開放航運。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提升國際運輸便利化水準。發揮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平臺作用,辦好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3),拓展交通國際合作新空間。
不懈奮鬥
為共建“一帶一路”發揮重要作用
付緒銀指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交通運輸行業積極主動作為,為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航運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外貿大局,始終是航運業砥礪前行的初心使命。航運業積極對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貿易需求,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不斷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截至2022年底,我國海運船隊運力規模達3.7億載重噸,較十年前增長一倍,船隊規模躍居世界第二,船隊現代化水準顯著提升,海運承擔了我國約95%的外貿貨物運輸量,為保障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
二是打造佈局完善、運行高效的基礎設施體系,始終是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牢固基石。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強化設施網路韌性,世界一流港口和“四縱四橫兩網”高等級航道建設穩步推進,沿海主要貨類運輸系統和內河主通道總體穩定暢通。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56.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近3億標箱,較十年前分別增長33%、56%,成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核”力量。
三是構建完善的航運服務網絡,始終是航運業交通天下的顯著優勢。10年來,我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航線聯繫,航線覆蓋“一帶一路”沿線所有沿海國家和地區,服務網絡不斷完善,海運連接度全球領先。今年是我國恢復國際海事組織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來,我國連續17次當選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為國際航運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四是維護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始終是航運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航運業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統籌疫情防控和水路運輸保通保暢工作,築牢水路疫情防控屏障,組織重點物資運輸船舶落實“四優先”措施,保障了“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為全球抗擊疫情、促進貿易復蘇、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推進航運業高質量發展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付緒銀表示,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航運業要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航運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奮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征程中走在前列。
第一,以打造一流的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為重點,繼續走好強基固本之路,積蓄航運業發展新勢能。包括構建現代化港航基礎設施體系、打造世界一流海運船隊、保障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
第二,以深化互聯互通為重點,繼續走好開放合作之路,構築航運業發展新高地。包括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等。
第三,以提升綠色低碳智慧水準為重點,繼續走好創新驅動之路,塑造航運業發展新優勢。包括推進航運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推進航運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等。
第四,以提升風險防範能力為重點,繼續走好安全發展之路,築牢航運業發展安全屏障。包括防範化解安全生產風險;防範化解海洋污染風險等。
船舶防汙加碼
全球航運進入減排新時代
航運業在國際供應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長期以來,船舶排放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
國際海事組織(IMO)一直致力於在全球航運業中推廣節能減排理念。為應對航運業對環境的影響,IMO制定了《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今年是《防汙公約》制定50周年,因此IMO把“《防汙公約》50周年——我們的承諾一如既往”作為今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題。就在上周,IMO正式通過了《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標誌著全球航運減排新時代的來臨。
IMO將積極推動航運業的脫碳發展,並助力低碳和零碳燃料的創新研發,以實現《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的雄偉目標。
今年是中國加入國際海事組織50周年,IMO將與中國政府繼續深化合作,攜手推動國際航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2年八港口吞吐量全球前十
彰顯硬核力量
《中國航運發展報告》是交通運輸部組織上海航運交易所編纂的年度刊物,成為展示中國航運發展成就、加強國際交流的精品文獻。
主論壇上發佈的《2022中國航運發展報告》顯示,一年來,國家重大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水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運輸保通保暢成效持續鞏固,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3.8%、0.9%、4.7%,全球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國分別占八席和七席;港航綠色智慧轉型加快,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6.0%;疫情期間水路運輸始終保持暢通高效,充分彰顯了硬核力量,有力地服務保障了進口糧食、能源資源等運輸安全穩定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以絲路精神
推動航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主論壇第二階段,與會領導和專家圍繞本次論壇主題,紛紛作了精彩演講。
萬敏在作題為《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趨勢賦能新絲路 構建新格局》演講中,強調了航運業在支撐國民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產業全球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從構建全球數位化供應鏈服務生態、推動航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兩個方面展望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王海懷在作題為《奠基發展,引領未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展現航運力量》演講中,分享了中國交建設集團作為特大型涉海央企,牢記航運強國使命,積極依託“一帶一路”佈局優勢,緊跟時代步伐,發揮港航建設主力軍優勢,助力我國從航運大國邁向航運強國;把準時代脈搏,以綠色低碳智能引領航運發展新趨勢勇擔時代使命;以絲路精神助推航運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砥礪奮進歷程。
張建雲院士在作題為《創新促進深水航道的保護與協同發展》演講中,介紹了創新支撐長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案例,針對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如何協同的問題,提出了通過技術創新促進深水航道生態保護與協同發展的建議。
嚴新平院士在作題為《水路交通控制研究現狀及發展展望》演講中,介紹了水路交通控制面臨的技術變革,我國急需在水路交通控制的核心裝備與系統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介紹了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方向任務,對未來水路交通控制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展望。
康鳳偉在作題為《擔當能源基石,構建世界一流,以智慧、綠色雙引擎驅動港航高質量發展》的演講仲介紹,多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堅持以“煤電化運路港航”一體化運營引領產業鏈融合,以“公鐵水”多式聯運規模化發展主導供應鏈融合,以加快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推動創新鏈融合,以運輸產業智慧賦能、數字轉型加快資料鏈融合,以世界一流企業管理賦能價值鏈融合,實現了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料鏈、價值鏈“五鏈融合”,有效增強了國家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水準,彰顯了“穩定器”“壓艙石”的使命擔當。
乾真在視頻演講中,強調了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意義,以及應關注新技術應用、新能源開發等問題,我們願意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為航海事業作出貢獻。
奮發進取
滄州向海發展向海圖強
康彥民指出,滄州地處渤海灣穹頂處,是國務院確定的沿海開放城市,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沿海優勢突出。滄州產業基礎雄厚、歷史文化悠久,有1500多年建州史,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流經全市216公里;海洋文化源遠流長,海上絲綢之路北方起點海豐鎮遺址位於滄州。
康彥民表示,5月11日-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視察並到滄州考察,提出了將黃驊港打造成為“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的重要指示,對黃驊港規劃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本屆中國航海日活動周在滄州舉辦,既是對歷史的致敬。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滄州正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向海發展、向海圖強,為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力量。
王正譜指出,海運業是國際貿易的橋樑和紐帶,海洋是經濟發展藍色引擎。河北是沿海省份,海岸線有487公里,在發展遠洋航運、海洋經濟,打造臨港產業的基礎上,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河北深入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依託富饒的海洋資源、優良的港口條件、獨特的區位優勢、完善的產業基礎,統籌推進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地港口資源協同聯動、優勢互補、向海發展、向海圖強。
王正譜強調,河北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十四屆全會的部署,圍繞保障能源安全,推動港口轉型升級,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功能佈局,強化資源整合,加快推動港口的高質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變為美好的現實。
據悉,當日主論壇上,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佈的《關於表彰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決定》中,涉海領域共有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等4個單位獲評“五一勞動獎狀”,中波輪船股份公司船長祝君安等11位個人獲評“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艦船研究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HZC網路資訊體系班組等25個基層集體獲評“工人先鋒號”。
啟動儀式前,李小鵬巡展了航海科技博覽會。作為2023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主體活動之一的航海科技博覽會,由中國航海學會、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通過實物模型、圖文展板、視頻播放等形式,以航海及相關領域上下游產業科技創新為主線,展示我國航海事業發展及最新成果,打造國內外綜合性航海科技交流平臺;結合滄州市的海洋經濟產業及內河航運發展等新成果、新產品、新技術,共同搭建政、產、學、研、金、服、用的深度融合管道,促進航海技術創新及產品升級,普及航海文化,提升全民航海與海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