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发展活力指数发布

发布时间:2023-10-24 08:28:04 阅读量:570

202310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港口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议的重要载体。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与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上海联合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发展活力指数”


据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介绍,通过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港口活力评价指数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参与港口建设、投资运营的港口取得显著成就。


1、港口活力指数增长迅速。中国承建、投资或运营的港口整体活力指数快速提升,2013年港口发展活力指数得分为71.982022年增加至75.33,增长了4.7%。非洲和欧洲的港口活力指数得分增长最明显,比雷埃夫斯港(希腊)塞萨洛尼基港(希腊)的活力指数由70分梯队上升为90分梯队。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三年的大背景下,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这些港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


2、港口流量快速增长2022年平均每个港口的船舶挂靠量是2013年的1.1倍,大中小港口均具有显著的增长态势变化。2022年平均每个中国企业投资运营的港口挂靠约11280艘船舶,中国企业的参与为沿线港口流量的快速增长创造条件。


3、承建类港口生产活力获得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改善是港口生产活力提升的基础。从2013年到2022年,27个中国企业承建的港口泊位数量从每个港口平均12.6个增长到19.6个,共计增加187个泊位,增长54.8%;每个港口港区面积从平均3.7平方公里增长到5.3平方公里,共计增加43.8平方公里,增长43.5%。过去10年这些港口生产活力提升有助于弥合基础设施能力差距,推动港口所在国家更好融入全球经济。


4、港口活力高于周边港口。横向比较,在11个港口群中,中国承建、投资运营的港口活力高于周边主要港口有9个港口群,只有因港口建设完工时间较晚、港口生产还未形成规模,在几内亚湾地区、意大利西北地区弱于周边港口。中国企业的承建或投资运营使得这些港口在基础设施、港口装卸能力、连接港口数量等方面与周边港口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5、发展中地区全球运输能力获得提升。部分港口因建设时间短,发展活力指数排名不高,但是却是所在国家最重要的海上门户,这些港口的开港极大提升了所在国家的全球连通性。如莱基港(尼日利亚)克里比港(喀麦隆)是国内首个深水港,莱城港(巴布亚新几内亚)圣约翰港(安提瓜和巴布达)均是各自国家最大港口,圣约翰港更承担该国货物约95%进口量。中国的承建投资运营加快港口货物运转速度,提升港口吞吐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6、“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港口开发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积极与法国等相关企业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利于规避地缘风险,化解相关利益冲突,有效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让发达国家分享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丰富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如中国港湾与博洛雷集团、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中标位于喀麦隆的克里比深水港集装箱泊位,克里比港在五年内实现进出口业务年均增长35%


与会专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发展活力指数进行了深入研讨。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认为本次港口发展活力指数的发布将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评估港口发展,为港口行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推动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安全与效率意义重大。


 

上海海事大学原书记、校长於世成高度肯定本指数编制的开创性,认为尽管现在很多研究团队都在进行指数研究,但是对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投资评价的指数这是第一个,并且在“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的这个契机,这一指数的发布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上海市交通委原副主任张林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发布这样一个指数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很好的回应。研究团队目前所发布的指数报告在数据方面以客观数据为主,在数据来源方面兼顾国内国外,从而能够以更全面、客观的方式评估“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港口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方怀瑾,上海航运交易所党委书记、总裁张页充分肯定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港口活力指数报告的重要意义,指数的研究及发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该指数的发布充分体现了研究团队的历史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马士基码头公司中国区总裁韩岩滨首先对研究团队顺利进行“一带一路”港口发展活力指数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马士基是港口码头的重要用户。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10年以来,明显感觉到在港口建设企业以及港口运营企业的大力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通过用户体验的角度反映出本港口发展活力指数是客观的,也符合用户和市场对现实的一个感知。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航运处处长井艳指出,这份报告非常值得肯定,它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不仅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港口建设的进展,还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相呼应,具有重大意义。


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改革协调处处长施倩,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处长熊世伟认为报告的选题十分精准,同时对于此项工作的探索性表示认可,尤其是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围绕“一带一路”港口发展活力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以50个中国公司参与推动建设的港口为研究对象,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宗旨相契合,对于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具有重要价值。


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终身教授宁越敏指出,正值“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这一报告的研究与发布契合国家需求与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华东师大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德斌认为,港口近年来越发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核心,“一带一路”港口发展活力指数的研究及发布十分重要,是我国地理学走出去、开展研究的一次重要尝试。

 

与会专家的建议集中中两个方面。一是在指数编制的技术层面,目前的报告侧重于对客观数据进行深度探究,但对于主观数据和信息挖掘不足,建议构建一个以行业内专家为核心成员的专家团队,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进一步丰富指数结构;同时数据来源应向精细化方向改进,民营企业、港务集团、中国港口协会等多样化的参与主体也应被纳入研究对象。二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报告对于未来的预见性与前瞻性,这是决策者、投资者及公众极为关注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指数对于行业的指导性。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致辞,指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倡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华东师范大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本次港口发展指数的发布将为十年来的港口建设发展与海上互联互通开具一份“成绩单”,也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张国友主持发布会,并肯定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专业性,对于王列辉教授与新华社的成功合作表示祝贺。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程瑛,中心副主任山旭,高级分析师哈昱淳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据悉,在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协作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的骨干人员,联合组建了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发展活力指数研制团队。除编制该指数外,团队还参与了新华社一带一路短片《从太空看一带一路》的制作。未来团队还将持续关注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XML 地图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