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10大船舶管理公司出爐,中資公司首次上榜!
近日,勞氏日報(Lloyd’s List)發佈2023年十大船舶管理企業及管理者榜單。
如果說2022年是船舶管理企業關注技術創新的一年,頂尖的船舶管理企業都在探索新技術,從而優化船舶性能和簡化業務操作,2023年則是“進化後的新玩家”嶄露頭角的一年。與此同時,隨著船東越來越多地關注船舶管理行業的服務和價值主張,船舶管理企業在提升管理船隊規模的同時,更加關注其管理船舶和船員的品質。
本次榜單最大亮點,洲際船務是該榜單自創建以來首家上榜的來自中國內地的船舶管理企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洲際船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洲際船務”,HK.2409)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成為港股“船舶管理第一股”,也是今年十大船舶管理公司中唯一的上市公司;此外,OSM Maritime和Thome首次以“合體”形式上榜。
Anglo-Eastern(中英船舶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 Bjørn Højgaard
中英船舶管理公司(Anglo-Eastern Univan Group)總部位於中國香港。2023年,該公司繼續推進踐行綠色發展戰略。
今年5月,好望角型LNG雙燃料散貨船“Ubuntu Empathy”輪(IMO: 9957000)和“Ubuntu Humanity ”輪(IMO: 9957012)加入中英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隊,標誌著中英船舶管理公司在船隊規模擴大的同時,將碳足跡減少了35%。
中英船舶管理公司在首席執行官Bjørn Højgaard的領導下,于2023年初完成了對Cruis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CMI)的收購,並將其重新命名為中英郵輪管理公司( Anglo-Eastern Cruise Management.)。目前, CMI旗下12艘不同規模的探險郵輪和3艘遊輪。此外,中英船舶管理公司通過增加對Starlink的投資,對船舶運營和船員福祉產生了積極影響。
目前,中英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1070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full technical management)的船舶共計670艘,提供船員管理(crew-only management)的船舶共計500艘。
Fleet Management總經理 Kishore Rajvanshy
2023年,Fleet Management推出名為“Encompass”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環境管理、保護船員福祉和協同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
在總經理Kishore Rajvanshy的領導下Fleet Management已經將NOVA資料和分析工具推廣到其管理的60餘艘船舶,可以精確分析航次和船舶性能,包括航速、溫室氣體排放、燃料消耗和能效運行指標等。
今年7月,Fleet Management與迪拜航運物流公司Transworld Group成立合資船舶管理公司Transworld Fleet Management,將涉及 Transworld Group 和Fleet Management員工在印度、中國香港、迪拜和新加坡的密切合作,為Transworld Group旗下多元化船隊提供專門的技術管理服務,包括集裝箱船、散貨船和油輪等,同時還將為該地區的其他船東提供支援和增值船舶管理服務。
目前,Fleet Management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660艘,全部為全面技術管理。
Synergy Marine首席執行官 Rajesh Unni
2023年,為進一步發展聯盟、技術和人才,Synergy Marine創始人Rajesh Unni已升任執行董事長,並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將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給Mathavan Subbiah,他接任首席執行官,與H Swaminathan和Ajay Chaudhary擔任船舶管理業務的聯席首席執行官。
Rajesh Unni保留了他在行業中更廣泛的角色,包括海事反腐敗網路(Maritime Anti-Corruption Network)副主席,全球海事論壇(Global Maritime Forum)理事,以及英國技術先驅顧問委員會(UK-based tech pioneer Core Power. )成員。
領導層的變動再次明確了Synergy Marine的政策和方向,繼續支持替代燃料和全面脫碳、維護船員權利、促進多樣性和優先考慮心理健康方面的倡議。
目前,Synergy Marine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663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619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44艘。
V.Group首席執行官René Kofod-Olsen
2023年,V.Group旗下的船舶和船員管理部門V.Ships與新加坡船舶管理公司Belships management簽署戰略合作夥伴協定,Belships management將更加專注於管理旗下幹散貨船,其他船東旗下的幹散貨船已被整合到V.Ships旗下船隊。
首席執行官René Kofod-Olsen表示,航運業必須提高對海上和岸上員工的吸引力,其關鍵是在海上創造結構化的職業道路和優質的網路環境。
目前,V.Group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923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550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373艘。
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首席執行官Ian Beveridge
貝仕船舶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Ian Beveridge有著20超過20年的船舶管理經驗,目前貝仕船舶管理公司掌管著11項船舶管理業務、25個船員服務中心和4個培訓中心。
如今,Ian Beveridge正在推動船舶管理服務的數位化,他相信數位化和自動化是攻克碳排放指標,以及碳交易體系問題和滿足其他要求的關鍵。因此,貝仕船舶管理公司在智慧技術、專家團隊和IT工具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
目前,貝仕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650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430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220艘。
哥侖比亞船舶管理公司(Columbia Ship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Mark O’Neil
2023年,在首席執行官Mark O 'Neil的領導下,哥侖比亞船舶管理公司的業務版圖持續擴張,在印尼及其周邊地區提供人員配備解決方案,使哥侖比亞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舶上的船員隊伍多樣化,並利用那裡豐富的人力資源。
此外,哥侖比亞船舶管理公司與洲際船管(SEACON)於今年8月底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此次的戰略合作旨在為全球客戶,特別是為中國本土客戶提供高端、專業的一站式海事綜合服務,包括LNG/LPG、豪華郵輪、PCTC、油輪等船型的船舶管理、船舶監造及船員培訓等業務。
目前,哥侖比亞船管公司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529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430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99艘。
OSM Thome領導團隊Finn Amund Norbye&Olav Nortun
計畫已久的OSM Ship Management和Thome Group的合併於2023年5月獲得批准,新的領導團隊由OSM Ship Management原首席執行官Finn Amund Norbye,Thome Group原首席執行官Olav Nortun等組成。此次合併是OSM Ship Management在船員管理方面的優勢與Thome Group在船舶管理方面的長期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
目前,Thome Group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868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388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480艘。截至2023年底,OSM Thome擁有2000名陸上員工和29000名船員。
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Wilhelmsen Ship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Carl Schou
由於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數目以及附加服務增加,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入有所增加。
2023年初,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Carl Schou與Affinity Shipping管理合夥人Richard Fulford-Smith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成立一家獨立公司,提供與EU ETS相關的全面合規服務。
目前,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353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268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85艘。
華林船舶管理公司(Wallem)首席執行官 John-Kaare Aune
近兩年,華林船舶管理公司經歷了多次人事變動:2021年底,該公司船舶管理部總經理John-Kaare Aune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今年3 月,該集團技術總監Ioannis Stefanou接替John-Kaare Aune原本職位;今年8月,前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首席執行官Alastair Marsh加入該公司董事會。
一直以來,華林船舶管理公司是公司規模“有機增長”的踐行者,以管理油輪、幹散貨船和汽車運輸船見長。2023年,華林船舶管理公司增加了第一艘雙燃料LNG運輸船,標誌著業務領域的新一步拓展。
目前,華林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212艘,全部為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
洲際船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郭金魁
洲際船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洲際船務”)成立於2012年,是總部位於中國的綜合航運提供商,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海運業價值鏈一站式解決方案。
根據勞氏日報資料,洲際船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管理的船隊規模共計232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171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61艘。
洲際船務進入TOP10榜單,意味著中國管理品牌邁入世界一流船管行列。不難發現,對於國內的船舶管理企業而言,紮根於中國本土,在工作方式和交流溝通方面與中資船東合作中均具有更大的優勢。我國協力廠商船舶管理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其管理潛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掘。當前,本土船管公司正不斷加深內部改革,苦練內功,細化管理、規範流程、業務創新,同時,加快國際化步伐,積極拓展業務空間,為更多中外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協力廠商船舶管理服務。
圖源“網路”